個人精緻肖像畫通訊 主後2012年一月
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
黃士哲個人精緻肖像畫工作室負責人 黃士哲老師
宗教圖像之外的出路- 荷蘭風俗畫
小漢斯霍爾班,這位原籍日耳曼的大畫家,也因為席捲歐洲大陸宗教改革的浪潮,使他變成在新教的土地上無生意的遠景。
( 上圖:小漢斯霍爾班在宗教改革浪潮未影響之時所作的祭壇畫Hans Holbein Meyer Madonna 1526)
因為當時一個職業畫家最大的生計來源,大多就是教堂委託製作的祭壇畫,如天主教的地區義大利大畫家卡拉瓦喬自1600年到羅馬之後,就可以因著教堂神甫委託的畫作所得的收入,再沒有缺少過傭金和資助,有文件說這少年人是「作上了兩週的工作,就可以配著劍大搖大擺地逛上一兩個月,還有一個僕人跟著,….。」可見天主教陣營給畫家待遇之豐厚。那處於新教領土上的小漢斯霍爾班就沒能有這樣的待遇了,由於他曾經為伊拉斯謨為過一些為自己的諷刺作品《愚人頌》繪製插圖,他同時還為馬丁·路德翻譯的德語《聖經》繪製了插圖,後來因為他身處的瑞士也為宗教改革的浪潮所席捲,祭壇畫的委託案既告中斷,多虧了伊拉斯謨為他向在英國朝廷當官的托馬斯·莫爾寫了一封推薦信,讓霍爾班就可以立足於英國,他後來為亨利八世和他的朝臣們繪製了許多的肖像,還曾經為亨利八世設計朝服。饒是如此,一流的畫家,還是在繼續為泛天主教的陣營在服務。
那請問,在新教的領土上,繪畫是不是就像中世紀的時候進行的偶像破壞運動一樣,連線條都不准,就從此不見了呢?並不是,在荷蘭這多信新教的地區,繪畫的題材可以從聖母、聖徒的肖像之外而走出新的路,使繪畫可以不用淪於偶像崇拜的一項新選擇---風俗畫。
它的題材,不像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那樣,通過宗教題材來反映現實生活,而是直接以寫實當下的手法來反映市民和農民的日常生活。使普羅大眾,本來要看畫作只能夠到天主教堂去看那些人作的偶像,變成許多生活的情境都可以入畫了。掛在家裡賞心悅目。
(上圖:The Milkmaid AD. 1658)
(上圖取自:http://blog.artron.net/space.php?uid=363723&do=album&picid=3274208)
(上圖是維梅爾的畫作)
(上圖右靜物畫家Jan Jansz. Treck (1606, Amsterdam, 25 September 1652) 的畫作)
在荷蘭境內,如果以風俗畫為主流,不是說就沒有逆流,身處於新教陣營大本營的荷蘭地區,其中之一大畫家維梅爾(Jan Vermeer)流傳於後世的以風俗畫居都,也因為要討好丈母娘的緣故,畫了一些天主教殉教聖人,即靠近天主教的作品,那是因為他要討好天主教的岳家所作出來的妥協和變節的結果。後來他就乾脆搬到天主教的地區去住了。
(上圖:維梅爾模擬義大利畫家費卡列力的作品<<聖女菩拉庫賽德思>>既有聖徒與聖物崇拜的情節,是非常傳統的天主教題材)
團體班時間
禮拜一 |
禮拜二 |
禮拜三 |
禮拜四 |
禮拜五 |
禮拜六 |
|
|
|
|
|
8:00-10:00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2:00-14:00 |
|
|
|
14:00-16:00 |
|
14:00-16:00 |
|
|
|
16:00-18:00 |
|
16:00-18:00 |
|
|
|
|
18:00-20:00 |
|
19:00-21:00 |
|
|
|
|
19:00-21:00 |
|
|
|
|
|
|
地址:231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171巷7號
畫室電話:(02)29162039 手機:0938073093
執行業務統編:80916440 營利事業統編:80938465
畫室電子郵件信箱:seedphou@ms58.hinet.net
畫室網址:http://www.fineportrait.com.tw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