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精緻肖像畫通訊 主後2010年八月
個人精緻肖像畫美術家教負責人 黃士哲老師
談視覺欺騙
繪畫這一件事,本來就有著視覺欺騙的意味,因為畫出來的東西,通常是可見的,可以代表一個想法,但圖畫本身永遠不是真的,畫出來的蘋果不能吃,馬不能騎,房子不能住,路走不通…。我記得第一次去法國凡爾賽宮的時候,在入門的地方,就有一個景,遠遠看去是一個有深度的走廊,可是一近看,那不過是一張壁畫,原來其中的走廊、景深、裡面的人物都是畫在一張平面的牆上的!為著是要讓你在遠方看的時候,以為那裡真有一條走廊,這一種視覺欺騙的手法,在古時還沒有大圖輸出的時候,都是靠畫家擬真的描寫能力一筆一筆畫出來的。他們會在圖書館的大門上畫上書架和藏書的感覺,讓你等到門一關上,你就找不到往哪裡出去了!有時還有某種捉弄人的味道。但是這種手法卻有其應用性。
壁畫
以米開朗基羅的壁畫為例,他會在他所畫的人物周圍,畫上與教堂內部建築物樑柱浮雕的質感,讓你遠看的時候,會誤以為那些畫出的大理石雕刻是真實的雕刻,其實是畫的,這在文藝復興的壁畫上就常見。
六壯士
在二十世紀蓬勃發展的電影工業或電視節目,就常常運用這種視覺欺騙的效果來製作背景,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特效獎的電影《六壯士》(The Guns of Navarone)(1961) ,其中就有不只一幕的背景,是美工人員畫出來的。以上圖左為例,後面泛著藍色調的背景,和前面有軍卡以及帶著咖啡色的牆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,在右上方還可以看到有兩門伸出來的大砲,但是這上方的一切。都是畫出來的,為要補攝影場地的不足。
賓漢
《賓漢》(Ben-Hur)這一個故事曾經有多次搬上大銀幕,有一次是1925年,那時還是黑白默片,場景已經非常壯觀,可是仍然要動用美工人才來補強人工場景的不足,如下圖左,你可以比較上圖和下圖就可以發現,上半截的觀眾席是特別為了增加人山人海的效果而畫出來的。
到1959年賓漢再重拍,由卻爾登·希斯頓(Charlton Heston)主演的那一次,在賽馬場的場景上仍然動用了美工技術,把原本後面現代的羅馬的郊區給蓋起來了。
這一種的背景因為是平的,有一個先天的限制,就是攝影機的鏡頭不能移動,一移動就給人看穿了。出現的秒數也不適合太多,因為看久了難免會發現「那裡」的樹或是天上的雲都是不會動的,也一樣會讓人看穿了,至於現在這些擬真的需要,就是電腦3D來模擬了。
|
如圖左,現在3D地景藝術大師,也是操弄視覺的高手。
地址:231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171巷7號
No.7, Ln. 171, Sec. 3, Beisin Rd., Sindian City, Taipei County 231, Taiwan (R.O.C.)
畫室電話:(02)29162039 手機:0938073093
執行業務統編:80916440 營利事業統編:80938465
畫室電子郵件信箱:seedphou@ms58.hinet.net
畫室網址:http://www.fineportrait.com.tw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